中國焦點新聞   >   汽車  >  正文

原來如此風騷,大眾 T 型車背後的故事

隨著新一代大眾 California 露營車官方圖片的發佈,這臺基於大眾邁特威(T6)傢族的衍生車型也將於本月底,在德國杜塞爾多夫的 Caravan Salon 展會期間亮相發佈。讓我們回顧一下 T 型車悠久歷史背後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迎來瞭久違的和平,一切百廢待興,人們還沒有在動蕩中穩定下來,很多人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很多人要尋找自己的親人;奔波就需要交通工具,本就不多的傢當,如果能一車裝走是再好不過的事兒瞭,T 型車簡單的構造和不錯的裝載能力,正是當時人們最需要的車型。

一位名叫 Ben Pon 荷蘭商人是 T 型車設計的提出者,1947 年,Ben Pon 來到德國,在大眾工廠內看到工廠用來運輸的平板車,他便在筆記本上畫出瞭 T 型車的草圖,封閉式車廂、駕駛室前置、發動機後置,中間的空間全部用來裝載,這樣的設計便是 T 型車的雛形。有意思的是,他將這個手稿交給瞭一個門衛,門衛答應他會把手稿交上總部。果真,遵守承諾的門衛將手稿轉交到當時大眾 CEO 的手上,開啟瞭一個傳奇車型的故事。

大眾決定在當時甲殼蟲的基礎上實現這款面包車設計,和甲殼蟲一樣采用瞭後置風冷發動機和後輪驅動的底盤結構,懸掛系統為獨立懸掛結構。為瞭節約成本同時降低售價,車內大量使用瞭金屬沖壓零件,在當時塑料零件的成本遠遠高於金屬零件。

大眾 T1 圓乎乎的面包造型,使其風阻系數隻有 0.44,居然比初代甲殼蟲的 0.48 還低。最初搭載的 1.2 升發動機隻有 25 馬力,極速 80km 在 1950 年也相當可觀,設計載重 750kg。很快大眾 T1 便大受歡迎,驅使這樣一臺車快速流行的,不僅僅是能拉快跑的 " 人設 ",其實在這背後,也是人們對來之不易和平的珍惜,和對新生活美好追求的動力。

T2 在 1967 年發佈,1971 年之前的年型經常被稱為 T2a, 之後的版本則被稱為 T2b。去掉瞭前臉大大的 V 字,在 T2 變得更像一個 " 老實人 ",並且隨著車身尺寸的增加,動力也比 T1 做瞭增強,T2 上使用的最初是一臺 35kW 的 1.6L 發動機,後期 1.7L、1.8L 以及 2.0L 發動機都在 T2 系列車型上使用過。

銷量的支撐也讓大眾在開發成本上更有信心,加上當時玻璃技術的成熟,大面積弧面玻璃被使用到瞭 T2,T1 的分窗造型也被取消,連車身側面,也隻有三塊玻璃,就足以覆蓋車頭到車尾的面積。

時間來到 70 年代的美國,那時候傢喻戶曉的 nike 還隻是藍帶體育用品公司,是一個給日本運動鞋品牌鬼塚虎做鞋墊的供應商。在成立 nike 品牌初期,銷售舉步維艱,老板對自己的產品卻非常有自信,決定采用一種當時創新的營銷方式,開著貨車,把自己的運動鞋送到體育場、大學中,現場推銷自己的產品。

在 nike 成為商業巨人之後,這段發傢史也被人津津樂道,而陪伴他創業,承載他夢想的也是一部大眾 T1,以至於現在很多 nike 店鋪內都有一個裝滿鞋盒子的 T1 車尾來做陳列,追憶品牌創世初期的堅信和堅韌。在很多 nike 品牌的文化活動中,也有和 nike 經典鞋盒顏色一樣,"Oregon" 塗裝的 T1 在現場做展示。

同樣是在美國,60~70 年代,嬉皮士文化的興起,大眾 T1 也被歷史洪流帶入其中。那時的年輕人追求言論自由、種族平等、維護女權 ,反戰、倡導環保,一切反主流的年輕人都被歸到嬉皮士行列,他們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視物質為糞土,一臺 T1 就可以帶著三五好友遊歷各地,和有著同樣追求的朋友結識交流。大眾 T1 也成為那個文化的一部分,反戰人士甚至將大眾的 logo 換成瞭象征和平的圓形符號掛在車頭,並將車身塗鴉成花色。

上映於 2006 年的電影《陽光小美女》中,載著一傢老小,去追尋小奧莉芙夢想的,就是一輛狀況頻出的 T2 老爺車。雖然這一傢人都是奇葩,和普世價值觀中的失敗者,但是內心的相互支撐卻也展示瞭親情的另一種力量,電影中幾處經典畫面,都有 T2 的身影。

新款的大眾 California 有電動輔助轉向、車道輔助系統,停車輔助系統,側面保護功能,拖車輔助系統以及橫風輔助系統;由一臺 2.0 升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可以選裝四輪驅動系統。現在的 California 比起 T1、T2 的動力和配置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是它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帶給人們去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和去做出改變的勇氣。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