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科技  >  正文

二問全面屏:系統導航怎麼辦?

" 全面屏 " 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們關註的是系統導航方式的演進過程,以及當中存在的問題。 在一加 6 和堅果 R1 的文章中,我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無論 " 劉海 " 還是 " 水滴 ",異形全面屏的有效顯示面積實際上是有增無減的,而真正拖後腿的,反而是位於屏幕下方的導航欄 ( Navigation Bar ) 。 如今," 真全面屏 " 的普及讓導航欄與屏幕有效顯示面積之間的矛盾變得更加尖銳。但與此同時,上至 Google,下至各大廠商,都陸續開始推出基於手勢的系統導航方案。不過由於碎片化的老毛病,Android 系統導航方式的演化,也不可避免地經歷瞭 " 由混亂到統一 " 的過程,並且直到現在,這個過程都還處在進行時當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瞭理清頭緒,我們不妨先來回顧一下,隔壁 iOS 陣營在系統導航方式上經歷瞭怎樣的變遷。

蘋果早有準備

實際上,iPhone 在向全面屏演化的過程中,系統導航方式的過渡相對是比較順利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在非全面屏時代,iOS 已經在系統層級引入瞭手勢交互。這裡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為瞭解決大屏手機上位於屏幕左上角的返回按鈕不易點按的問題,蘋果在 2013 年發佈的 iOS 7 系統中就引入瞭右滑返回的手勢交互。

我們無從得知那時的蘋果是否已經預見到瞭全面屏的問世,不過這項手勢的加入,客觀上確實為系統全局手勢導航方案的到來打下瞭基礎。

iPhone X 的登場,讓長久以來處於 iPhone 交互核心的實體 home 鍵正式成為瞭歷史。雖然硬件形態上發生瞭巨變,但稍加分析就會發現,home 鍵在系統導航上承擔的作用,無非 " 回到桌面 " 和 " 呼出多任務界面 " 而已。於是蘋果順理成章地用 " 屏幕底部上滑 " 和 " 上滑懸停 " 手勢替代瞭 home 鍵這兩大功用,配合早已存在的右滑返回,一套完全基於手勢操作的系統導航方案就此形成。

代價也是有的,比如原本從屏幕底部上滑呼出的控制中心 ( Control Center ) 就被迫改成瞭由屏幕右上角下滑呼出,對 iPhone XS Max 這樣的大屏手機用戶並不夠友好。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證明,這可能仍然是目前最具普適性的手勢導航方案。

三大金剛

相比之下,Android 系統導航方式的發展歷程就坎坷多瞭,尤其在實體按鍵唱主角的年代,各品牌 Android 手機正面 " 下巴 " 上的按鍵排佈那可真是五花八門、各顯神通,毫無標準可言。

▲ HTC Evo 4G

所以,2011 年 Android 4.0 引入的屏幕內虛擬導航欄 ( Navigation Bar ) ,本質上更像是 Google 樹立的標桿,希望借此形成一套統一的交互規范。這番嘗試確實獲得瞭一些正面的回應,也讓返回鍵、主頁鍵和多任務鍵的組合日漸深入人心," 三大金剛鍵 " 的名號應運而生。

導航欄的優勢其實不少。首先,它既延承瞭實體按鍵時代的操作邏輯,又順應瞭觸摸屏成為主流的發展趨勢,因而更容易幫助用戶完成使用習慣的遷移和轉化;其次," 點擊 " 是電子設備用戶最熟悉、也最容易掌握的操作。這個動作僅僅占用一個 " 時點 ",天然具有 " 幹脆利落 " 的特質,操作效率也很高;最後,由於每個按鍵(即使是虛擬的)至少都能對單擊、雙擊和長按這三種操作產生回應,所以完全可以承擔除系統導航外的更多功能。比如原生 Android 就支持雙擊多任務鍵在最近使用的兩個 App 間快速跳轉,長按多任務鍵則會觸發分屏。一加的定制系統則更進一步,允許用戶為主頁鍵和返回鍵的雙擊和長按分別指定快捷操作,一定程度上也為單手操作創造瞭便利。

可是當智能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後,導航欄的存在就越發顯得格格不入瞭。屏幕硬件形態的革新好不容易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顯示面積,偏偏又被這三顆虛擬按鍵強行占去一小塊。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某些 App 的底欄會和導航欄組成 " 雙下巴 ",讓全面屏在觀感上營造出的沉浸感大打折扣。

殊途同歸

改變,勢在必行。然而不同於 iOS 的平穩過渡,Google 在系統導航方式的問題上似乎又有些 " 後知後覺 "。於是廠商們隻好身先士卒,基於自身對交互的理解推出瞭多種全面屏手勢方案,總的說來大致有這麼三大流派:懷舊派:可以看作 " 三大金剛鍵 " 的化身,把每個按鍵的功能映射到屏幕底邊的對應位置上,通過上滑手勢觸發。該方案的優勢在於學習成本相對較低,可以讓習慣瞭 " 三大金剛鍵 " 的用戶更快適應、掌握;而它最主要的問題則是不方便單手操作。以慣用右手的我為例,如果按照導航欄最規范的按鍵排佈,將屏幕底邊自左至右的三塊觸發區域依次分配給返回、主頁和多任務,那麼 " 返回 " 這個高頻操作就落到瞭單手持機時拇指覆蓋范圍的最遠端,雖說也不至於夠不到,但 " 伸長手指 " 還是在所難免的。

蘋果派:在我的印象裡,這一派最早的代表,應該要數小米於去年初隨 MIUI 9.5 推出的全面屏手勢瞭。這種方案基本上照搬瞭 iOS 的手勢交互邏輯:屏幕底部上滑回到桌面、上滑懸停呼出多任務界面、屏幕側邊滑動返回。不同之處在於,該方案同時支持從屏幕左右兩側向內滑動觸發返回操作,相比 iOS 的 " 右滑返回 " 來說,對慣用右手的用戶更加友好。隨後,這套方案也被越來越多的 Android 廠商(尤其是國內廠商)采用,並逐漸成為主流。

混搭派:這種方案更像是前兩種方案的結合體,它同樣將屏幕底邊等分成三塊觸發區域,但左右兩側區域上滑觸發的都是返回操作,而中間區域上滑是回到桌面,上滑懸停則呼出多任務界面。

眼看廠商們各顯神通,好不熱鬧,Google 總算回過神來,在去年發佈的 Android P 中推出瞭一套手勢交互方案。隻不過這方案怎麼看都像個粗糙的半成品:從 UI 上來說,它同樣需要一條導航欄來容納返回鍵和一顆多功能的 " 膠囊鍵 ",所以仍然會對全面屏的沉浸感造成影響," 雙下巴 " 的問題也得不到解決;從操作方式來看,這套方案又混搭瞭點擊和滑動兩類操作,尤其是這顆 " 膠囊鍵 ",單擊回到桌面,向上短滑呼出多任務界面、長滑呼出應用抽屜,左右滑動還可以在 App 之間快速切換,邏輯上可以說是非常混亂瞭。

這套方案還有一個影響不大,但也沒什麼道理的 bug:按理說,返回鍵應該隻在需要它的時候才出現,但如果你用的是第三方 Launcher,就會發現即便已經回到桌面,返回鍵還是會固執地出現在 " 膠囊鍵 " 的左邊,哪怕你已經 " 退無可退 " 瞭。而且直到現在,這個 bug 也沒有被修復。

不過這些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瞭。在今年發佈的 Android Q 中,Google 終於為我們帶來瞭完全基於手勢操作的系統導航方案,而且看上去非常眼熟:

正所謂 "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 "。在系統導航方式上,蘋果和安卓兩大陣營又一次達成瞭默契。 但問題依然是存在的。最明顯的一個,就是從屏幕左側邊緣向內滑動的返回手勢會和很多 App 裡呼出抽屜導航欄 ( Navigation Drawer ) 的手勢發生沖突,而最糟糕的情況,大概就是下面這樣的 " 鬼打墻 " 瞭:

▲ 你永遠無法通過 " 返回 " 退出這個 App

動圖來源:computerworld

早在 Google 之前推出全局手勢導航的廠商其實已經遭遇瞭這個問題,而它們普遍采取的解決辦法是 " 預留安全區 "。以我手上的一加 7 Pro 為例,系統會預留屏幕左側邊緣靠上的一小部分作為 App 內部側滑手勢的交互區域,而該區域之外的部分則全部用於側滑返回。

這種折衷方案的缺點也很明顯:以目前 Android 手機普遍偏大的屏幕尺寸來看,由於留給 App 的 " 安全區 " 太靠上,單手很難夠到,這和手勢交互 " 有利於單手操作 " 的特性無疑是相互矛盾的。

好在 Google 已經意識到瞭這個問題,並提出瞭初步的解決方案。在 Android Q Beta 5 中,系統為使用抽屜導航欄的 App 新增瞭一個叫做 "peek behavior" 的交互機制,如果用戶的手指接觸屏幕左側邊緣並略作停留,抽屜導航欄就會稍稍 " 探出頭來 ",此時手指再向屏幕內側滑動,就會呼出抽屜導航欄;反之,如果用戶直接從屏幕左側邊緣向內滑動,觸發的就是返回手勢。

▲ 動圖來源:Chris Banes

Google 這套方案的優勢在於並不破壞滑動手勢為單手操作創造的便利,但顯然也讓交互邏輯的復雜性變得更高,一定程度上增加瞭用戶的學習成本。

不難看出,由於種種 " 歷史遺留問題 ",Android 的手勢交互之路走得並不順利,也一直在權衡用戶體驗上的得失,不斷做出微調。而耐人尋味的是,在今年的 Google I/O 大會上,官方已經明確表示,未來 Android 將同時支持按鍵和手勢兩套系統導航方案,因為按鍵在某些方面的易用性仍然是手勢無法取代的。

看來,想要撼動 " 三大金剛鍵 " 的地位,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你更喜歡使用哪種系統導航方式?

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看這個系列的上一篇文章。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