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汽車  >  正文

新能源車補能難題,快要解決了

導語

Introduction

新能源汽車補能問題是一個長期話題。

作者丨李思佳

責編丨楊晶

編輯丨段永琪

汽車產業一直都是歷年 " 兩會 " 的重要議題。隨著 2024 年 " 兩會 " 的閉幕,今年的政府報告中,也有多處汽車相關的議題,涉及了補能設施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氫能等方面。

其中,更貼近消費者用車體驗的補能設施建設問題引發熱議。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在很多人看來,只有更加完善的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才能進一步解決新能源汽車里程焦慮、充電難等問題,才能進一步推動車網互動建設。

眾所周知,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相關數據顯示,2023 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 958.7 萬輛和 949.5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 35.8% 和 37.9%,市場占有率達到驚人的 31.6%,高于上年同期 5.9 個百分點。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激增和發展勢頭的迅猛,與之相配套的補能體系的建設同樣迅速。

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體系無非兩種,一是公共充電樁配套設施和自建樁,一是換電模式,但時至今日,無論哪種模式,新能源車補能難題都未能得到徹底解決。其中,特別是缺乏快速公共充電基礎設施,被視為阻礙新能源汽車市場拓展的主要障礙。

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 859.6 萬臺,同比增長 65%。廣東、江蘇、湖北等 12 個省份已經實現了充電站的 " 縣縣 " 全覆蓋、充電樁的 " 鄉鄉 " 全覆蓋。而除了上述省份外,其它地區依然處于快速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中。

不僅如此,在公共充電樁數量不充足、分布不均外,壞樁和惡意占樁位等問題依然存在。落實到生活的實際用車場景下,小區停車場、公共停車場的充電樁數量不充足,無樁可充的事實經常讓車主拔 " 槍 " 四顧心茫然。而自建樁也存在成本和建樁標準的問題。

另一方面,技術層面的充電慢讓本就數量不足的充電樁,更加捉襟見肘。尤其是節假日出行高峰期,各大高速路段的充電樁前排起了新能源車等待補能的長龍,這不僅加劇了對出行的焦慮情緒,甚至會影響到出行的行程安排。

此前,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 2024 年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提到,今年全國計劃新增公路服務區充電樁 3000 個、充電停車位 5000 個,持續提升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官方也表示,今年年底前,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區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要達到 100%。

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其對電力需求也在增長,特別是在充電高峰期,可能對電網造成較大壓力,這需要電網有足夠的靈活性和調節能力來應對需求的波動。

據公安部去年的數據顯示,即使是將電網集中起來,專門對現有的純電車進行高壓快充,也僅僅只能供應 400 萬輛左右,電力需求捉襟見肘。

另外,隨著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特點的新能源發電占比不斷提高,為維持系統實時平衡,電網面臨大量靈活性調節能力缺口。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今年 " 兩會 " 期間建議," 為了變負擔為資源,一箭雙雕解決交通和能源領域存在的兩大難題,可以抓住車網互動(V2G)的本質,研究探索電池與電網雙向融合互動(B2G,BatterytoGrid)。"

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 CEO 何小鵬也提出了開展限定場景夜間低速無人駕駛 + 補能試點應用,以及推動車網互動頂層設計,構建成熟商業模式,統一相關標準,加速市場化推廣。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則針對車網互動技術及標準不完善、電力現貨市場不成熟、規模示范效應不足等問題,提出完善技術及標準體系、健全電價及電力交易機制、加大示范應用等建議。

針對電力不足的問題,除了上述全國人大代表的提議外,早在 2023 年 8 月,中科院發布調研就認為換電模式 " 未來已來 ",即儲備電一定程度上配合充電模式補能。

" 換電 " 在 2020 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 " 新基建 " 內容中,建設充電樁被擴展為 " 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意味著國家對于換電技術與換電模式的認可。這也引得各路玩家紛紛布局,甚至吸引各界行業頭部玩家,乘著政策的東風聯手 " 干一票大的 "。

目前,包括蔚來、長安、吉利等一大批國產開始大力推行換電模式。包括蔚來的換電 " 朋友圈 "、上汽牽手 " 兩桶油 " 等,都有望為換電行業標準統一作出貢獻。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著國家政策的鼓勵,車企們將在換電模式這條賽道上越走越遠。

不過,換電模式同樣有難題,成本和利益首當其沖。

此前,馬斯克就曾直言特斯拉不會在中國做換電,因為早在 2013 年,馬斯克率先嘗試在美國換電模式,但高投入和低收入的重壓下,特斯拉將換電模式從企業計劃書里剔除了出去。

同時,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新能源汽車配置不同的動力電池,動力電池的容量、能量密度、大小、形狀也都不一樣。在無法做到統一標準的前提下,即使各大車企繼續在換電領域發力,也都難以施展。

而礙于利益與技術,車企也普遍不愿意共享標準,使得換電為主的模式在超出一個車企范圍之外就根本無法實際運行,這更需要國家牽頭。

除了換電模式外,汽車廠商們也逐漸摸索出了新的解決路徑—— 800V 高壓充電技術,目前,小鵬、理想、極狐、智己、極氪、比亞迪、奔馳等眾多廠家都進入了這一賽道,有望為解決新能源汽車補能難題作出突破。

李思佳

反香菜聯盟頭目、公社一樓雅座長期霸占者

THE END

微信號|iAUTO2010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