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軍事  >  正文

圖說:蘇聯 ML-20 型 152mm 榴彈炮 超越時代 交戰雙方都愛的重武器

1 月 2 日,《》一文介紹了 SU-152 和 ISU-152 自行榴彈炮,有朋友留言,希望介紹一下它們配備的 ML-20S 榴彈炮的由來。本文將介紹一下 ML-20 型 152mm 牽引式榴彈炮的歷史。

城市作戰中,抵近射擊的 ML-20 榴彈炮。

ML-20 榴彈炮被稱為同類武器中最好的型號,領先于所處的時代,至今一些國家和地區仍在裝備和使用這種武器。這種強大的火炮是上世紀 30 年代設計的,通常被稱為 1937 型或 ML-20 型 152mm 榴彈炮,在蘇軍內部綽號是 " 埃米利 ",盡管這是一個女性名字,對于敵人而言這絕對是恐怖的源頭之一。

施耐德 1910 型 152mm 榴彈炮。

一戰爆發前,沙俄從法國購買了一批施耐德 1910 型 152mm 榴彈炮。該炮全重 5.92 噸,采用 28 倍徑身管,最大射程 14.78 千米,在當時可以算是一款性能非常先進的榴彈炮。" 十月革命 " 后,蘇俄 / 蘇聯陸軍沿用了這種榴彈炮,并對其性能很滿意。

施耐德 M1910/30 型 152mm 榴彈炮。

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后,工業基礎得到長足發展,具備了仿制火炮的能力。于是開始對施耐德 1910 型榴彈炮進行仿制,在仿制過程中還有進一步的改進,比如采用液壓反后坐系統,將仰角增加到 40 °,改進了炮閂和身管,增加多孔式炮口制退器,并將炮輪改為實心輪。該炮最大射程提高到 16.8 千米,這就是蘇軍后來裝備的 M1910/30 型 152mm 榴彈炮。

彼爾姆莫洛托夫工廠的工人,該廠另一個名稱是以莫洛托夫命名的第 172 號工廠。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軍認為 M1910/30 榴彈炮的性能已經開始落后,于是蘇聯炮兵總局(GAU)命令費多爾 · 費奧多羅維奇 · 彼得羅夫領導一批工程師,開始研制相同口徑的新型榴彈炮,這個研制工作交給彼爾姆第 172 號莫洛托夫工廠設計局。

蘇聯火炮設計師費多爾 · 費奧多羅維奇 · 彼得羅夫。

彼得羅夫率領的設計小組迅速開展工作,并于 1936 年 4 月向軍事委員會提交了兩門樣炮,供蘇聯軍方進行測試。

保存至今的 ML-15 榴彈炮,很可能是唯一一門。

第一款 ML-15 榴彈炮的設計更具創新性,采用了更先進的炮架設計,并且重量更輕。許多部件都是重新研制的,這在當時具有開創精神。1936 年,蘇聯軍方進行了實彈測試后,這門樣炮被送回第 172 號工廠進行修改。1937 年的軍方測試順利通過,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ML-20 榴彈炮的行軍狀態,身管向后收縮以減少長度。由于重量較大,蘇聯采用了履帶式拖拉機牽引。

另一款樣炮就是 ML-20,盡管它的設計更加保守,但對于當時的蘇聯來說,它似乎才是理想的選擇。在了解制造新型火炮需要更換的生產設備的成本之后,工程師們以老式的 M1910/30 榴彈炮的大部分零部件為基礎,研制了第二款樣炮。ML-20 滿足當時作戰的所有要求,盡管比 ML-15 重了半噸,但它幾乎可以利用現有的生產設備立刻投產,無需浪費時間和金錢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進。

ML-20 榴彈炮。

考慮到這一情況,蘇聯軍方選擇了更加保守、但生產成本更低的 ML-20 榴彈炮。其實,對于一款軍屬重型火炮而言,它的重量并不是重要因素。ML-20 榴彈炮重 8 噸,與當時其他國家的同類型榴彈炮相比,并不算重。行軍時主要由重型履帶式拖拉機牽引,從行軍狀態轉換到戰斗狀態只需要 8 分鐘。

剛剛制造完成的 ML-20 榴彈炮。

ML-20 首次參戰就是諾門罕戰役,沉重地打擊了狂妄的日軍。當時就連偽滿洲國皇帝溥儀都聽說 " 蘇聯大炮的射程比日本的遠多了 ",由此可見 ML-20 帶給日軍的震撼和心理陰影面積。隨后,蘇軍又將 ML-20 榴彈炮投入與芬蘭的戰爭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只需 3、4 發炮彈將可以將芬蘭軍隊構筑的鋼筋混凝土工事炸成碎片。

ML-20 榴彈炮進行直射。

衛國戰爭期間,ML-20 榴彈炮參加了所有重大戰役。在庫爾斯克戰役期間,蘇軍炮兵使用 ML-20 榴彈炮以直射方式與納粹德軍的新型武器進行近距離血戰,并獲得了戰役的勝利。它發射的穿甲彈可以輕松擊穿所有的德國中型坦克,甚至可以在 1000 米距離上擊穿 " 虎 " 式重型坦克的正面裝甲。

戰斗中的 ML-20 榴彈炮,注意火炮采用了迷彩涂裝。

但是,對于敵人而言,最可怕的是 ML-20 發射的高爆榴彈,彈丸重達 43.56 千克,可以對 8 × 40 米的范圍內的人員和無裝甲車輛造成殺傷(這是因為彈丸以傾斜姿態落地,因此殺傷范圍是橢圓形而非圓形)。高爆榴彈爆炸后產生的破片可以擊穿 20~30mm 厚的裝甲,這對于德國輕型坦克和裝甲運兵車來說仍具有相當的威脅。甚至一些中型坦克也會被炮彈破片擊穿側面裝甲,如果被高爆榴彈直接擊中,除了重型坦克之外,其他所有裝甲車輛都會變成零件狀態。而重型坦克的炮塔會損壞,車組被震傷,武器和觀瞄設備無法工作。

大仰角射擊的 ML-20 榴彈炮。

ML-20 型 152mm 榴彈炮的一個特殊優勢在于,它處于重型火炮口徑的中間位置,比大量裝備的野戰榴彈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同時又比那些特殊制造的大口徑長身管火炮重量輕數噸,并且更容易生產。

納粹德軍裝備最多的重型野戰榴彈炮 1918 型 150mm 榴彈炮(15 cm sFH 18)。

ML-20 榴彈炮最突出的性能就是射程,達到了 20500 米,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先進的指標。與之相比,納粹德軍普遍裝備的 1918 型 150mm 重型野戰榴彈炮,射程只有 13325 米,比 ML-20 近了 7000 多米,在實戰當中經常處于被動挨揍的境地。

德國 1918 型 150mm 加農炮(15cm Kanone 18)。

另一方面,ML-20 榴彈炮的生產數量相當多,這給蘇軍提供了相當雄厚的遠程火力。如果我們將它與納粹德國的大威力火炮進行比較,這樣的優勢將會相當顯著。德國 1918 型 150mm 加農炮盡管性能出色,但產量僅有 101 門,對于恢弘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德國 170mm 重型野戰炮(17cm K.Mrs.Laf)。

同類火炮中性能最好的德國 170mm 重型野戰炮,產量稍微多一點,達到了 338 門。與之相比,ML-20 榴彈炮的生產數量達到了 6884 門,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

" 大西洋壁壘 " 的 ML-20 榴彈炮。

最有趣的是,納粹德國曾經多次試圖仿制 ML-20,并將其投入批量生產,但始終沒有獲得成功。德國工程師研制了多門樣炮,但它們在射程、生產成本和彈丸重量方面與 ML-20 相比都遜色很多,并且還存在許多設計缺陷。即便如此,納粹德軍還是難以抑制擁有 ML-20 的迫切心情,專門組織修復繳獲的 ML-20 榴彈炮,不僅用于裝備東線部隊,還在 " 大西洋壁壘 " 設置了這種蘇聯榴彈炮。為了滿足彈藥的補給需要,納粹德國還專門有企業生產 152mm 炮彈。

蘇軍炮兵在巷戰中,經常用 ML-20 榴彈炮進行抵近射擊。

此外,ML-20 配備多種彈藥,效提高了作戰效能。除了針對倉庫、指揮部、炮兵陣地和敵方行軍縱隊等目標的高爆榴彈、燃燒彈等彈種之外,蘇聯還專門研制了用于摧毀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的混凝土破壞彈。這讓 ML-20 在二戰后期的城市突擊作戰中表現出色,以至于蘇軍指揮員認為:ML-20 榴彈炮是巷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

向目標猛烈開火的 ML-20 榴彈炮。

當然,ML-20 榴彈炮也有自身的缺點。在戰場上進行直瞄射擊時,炮兵操作非常不便:高低機位于炮身右側,方向機位于炮身左側,如果需要打擊快速移動的敵方坦克,需要兩名炮手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這在實戰中很難完成,因此在打擊敵方移動目標時,ML-20 只能采取多門齊射的方式。另外,該炮采用了多縫式炮口制退器,盡管降低了后坐力,但射擊時會激起地面大量灰塵,從而暴露目標,容易遭到敵方的火力反擊。

因為重量太大,壓壞橋板的 ML-20 榴彈炮成了德軍的戰利品。

由于 ML-20 操作部分的設置,以及采用分裝式彈藥,導致瞄準速度和射擊速度都較低,每分鐘只能發射 3~4 發炮彈。同時,由于采用落后的火炮前車(即行軍狀態時,駐鋤附近安裝的單軸雙輪車架)設計,該炮重量較大,需要使用動力強勁的牽引車或拖拉機。然而,當時蘇軍并沒有裝備那么多的拖拉機,因此在戰爭初期丟棄了大量 ML-20 榴彈炮。

二戰后期,美國提供的重型卡車成為 ML-20 榴彈炮的牽引車。

盡管重量較輕的 ML-15 榴彈炮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武器裝備的生產始終需要妥協。二戰期間,由于缺乏牽引車輛,ML-20 經常不得不從軍級火炮繼續上調,成為最高統帥部預備炮兵(ARVGK)。這種尷尬的局面直到蘇聯通過《租借法案》獲得了大量美國重型卡車之后,才逐步得到改善。

正在準備射擊的 ML-20 榴彈炮。

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和不足,ML-20 榴彈炮仍然是蘇聯工程師給出的技術解決方案中的杰作。正是因為有了這樣出色的武器,英勇的蘇聯軍民才能戰勝人類最強大的敵人——納粹德國。頗具象征意義的是,1944 年 8 月 2 日,ML-20 型 152mm 榴彈炮對德國本土發起第一輪齊射,仿佛在說:" 準備好,我們要把這些法西斯害蟲消滅在它們的巢穴里!"

為了保證主號封禁期間可以接收內容,請大家同時關注以下的避難所。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