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焦點新聞   >   財經  >  正文

讓路環保,2019 年後吃不上陽澄湖大閘蟹瞭?

文 / 崔小花

菊黃蟹肥,蟹秋之季,是食蟹者的春天。發育成熟的大閘蟹,我們摯愛的蟹膏和蟹黃,令人沉醉的蛋白質味道!

眼看著秋天的腳步近瞭,壓抑瞭一年的老饕們吃蟹的欲望愈加真切地浮瞭上來,而牽動著他們味蕾的正是千裡之外的陽澄湖。

陽澄湖卡在蘇州和上海之間,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這裡的一年隻分兩季:淡季和旺季。這兩個季節將陽澄湖周邊的漁村劃分出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每年 1 到 9 月的淡季,陽澄湖是寧靜的,蟹農每兩天投放一次餌料,除此之外並無太多事做,年輕一代則多在外地或周邊的工廠打工,白天的漁村更像是一座空城。

不過,每年 9 月開湖以後,這種寧靜便被瞬時打破,沒有任何起承轉合陽澄湖一秒跨進旺季。各地前來采購的大小商販和運輸車輛堵塞瞭陽澄湖鎮上唯一的商業街,蜂擁而至的食客則填滿瞭所有農傢樂、遊船、餐館,一隻小小的大閘蟹,串起一整條吃喝遊樂玩的產業鏈,支撐起陽澄湖人的喜樂與榮衰。

蟹農們的不安

蘇阿水(化名)是陽澄湖邊上 1800 多個蟹農中的一個,是這條大閘蟹產業鏈最上遊的一個普通單元。

7 月,距離今年的開湖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像往年一樣,蘇阿水來到陽澄湖畔的巴王廟上香,祈求祖師爺賞碗平安飯吃,水好蟹肥,大閘蟹有個好收成。

從廟裡出來,已是正午,三伏天的太陽白晃晃地照射在蘇阿水精瘦、黝黑的臉龐上,他瞇瞭瞇眼睛,幾十年的水上生活讓他的胳膊、腦門佈滿瞭突起的青筋,這是生活艱辛留下的痕跡。

在正午灼熱陽光的炙烤之下,眼前平靜的湖水看上去似乎會在某個時刻突然沸騰起來,此刻蘇阿水的心思也像這湖面一樣,醞釀著不安的情緒。

蘇阿水今年 60 歲,已經在陽澄湖上養瞭 20 多年的螃蟹,算得上是在陽澄湖上養螃蟹的第一代老蟹農。然而,明年這樣的水上生活還能不能繼續,在他和像他一樣的蟹農心裡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最近有一個消息在蟹農中不脛而走。過瞭今年的蟹季,陽澄湖的湖面上也許就不允許再圍網養螃蟹瞭。

事實上,類似於這樣的消息這幾年一直在蟹農中間流傳。從 2000 年後圍網養殖的面積就一直在減少。現在湖面上的圍網已經不足高峰時的 10% 瞭。去年 12 月底,政府更一舉撤掉瞭陽澄西湖上的所有圍網。

一切的跡象都顯示,陽澄湖上全面禁止圍網養殖隻是時間的問題。著名的陽澄湖大閘蟹命運未卜!

如果真的不允許在湖上養螃蟹瞭,那自己該怎麼辦?像蘇阿水這樣的蟹農很彷徨,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們,今後該何去何從?看著面前的陽澄湖,蘇阿水突然覺得它正在失去往日熟悉的面容,一切似乎都變得有點陌生。

曾經的陽澄湖是蘇阿水最熟悉不過的地方,逐水而生,他瞭解這座湖的每一片水域勝過瞭解自己的身體。尤記得,小時候隻要晚上撒網就能撈上一大堆大閘蟹,用蟹簍挑到城裡,隻賣 4 毛多一斤。當時的大米 2 毛一斤,豬肉 7 毛一斤。那時候的水也清,晚上燈籠一照,水底的魚蝦蟹看得清清楚楚的。

一切的改變是從上世紀 90 年代開始的。因為過度捕撈,湖裡的資源已近枯竭,漁政部門中斷無序捕撈,讓漁民從事圍網養殖,蘇阿水就在那個時候完成瞭從漁民到蟹農身份的轉換。

很快,陽澄湖邊的蟹農越來越多,陽澄湖面上的圍網也越來越密,攏共 17 萬畝的湖面到 2000 年的時候圍網面積達到瞭將近 15 萬畝,幾乎就把陽澄湖給蓋瞭起來。

" 那時候,快艇已經開不進陽澄湖瞭,整個水面被圍網分割得好像迷魂陣,像我這樣的老漁民要是晚上進去,都是要迷路的。"

陌生的大閘蟹

當時,中等大小的蟹苗要 10 塊錢一隻,蘇阿水買瞭 5000 隻,交瞭 4 萬元的湖面租金,建圍網也花瞭 5 萬多。

" 第一年就是個豐收年,當年就把成本收回瞭大半。" 但之後的 20 多年,像這樣的年景並不多。

隨著繁殖技術的進步,蟹苗的價格每年都在降,現在每隻的價格已經不到 1 塊錢。而陽澄湖大閘蟹的名氣卻越來越大,身價也水漲船高,市場售價基本保持著每年 10% 的增幅。

約三兩重的雌蟹、四兩重的雄蟹,出水價格約 100 元一對,這已經算收購價格比較高的瞭。" 出水價不能太高,蟹農這麼多,大傢都這個價格,你不賣,別傢就會賣。"

而距離村子僅三四公裡外,在當地蟹王批發市場中,同等規格的大閘蟹,會以 120 元以上的價格出售給前來批貨的客商,到瞭市場其零售價格就已經達到 200 元以上。若以消費大閘蟹最多的長三角地區來計算,從出水到市場,一隻大閘蟹走過的最短距離不過幾十公裡,身價卻已經翻瞭一倍。

不知是從哪一年開始,陽澄湖開湖後,就有大車小車的螃蟹從外地運到陽澄湖的市場上,或泡一泡陽澄湖的水,或者就幹脆隻是在這裡過一下路,就明目張膽地打著陽澄湖大閘蟹的旗號發往全國各地,大傢還給這些蟹取瞭頗具形象的花名:" 洗澡蟹 "" 聽濤蟹 "!

《新京報》就曾經曝光瞭陽澄湖大閘蟹的利益鏈條。當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真實年產量為 1600 噸左右,市值約 3 億元,但市場上的陽澄湖大閘蟹銷售額卻達到瞭 300 億元,由此推算出充斥在市面上陽澄湖大閘蟹 99% 都是冒牌貨。

還有一些螃蟹爬到瞭互聯網上,在商傢的精心策劃下,大閘蟹搖身變成瞭一張張精美的蟹券在消費者間流轉。在見證瞭人們友誼的同時,也讓大閘蟹的身價攀上瞭新的高峰!當印著 15888 元十隻精品大閘蟹的蟹券躍入蘇阿水眼中的時候,他沉默瞭。

沒錯,在這條高速運轉的產業鏈上,蟹農是最為沉默的一環。

一筆賬算下來,風吹日曬的蟹農養殖 20 畝水面的螃蟹一般一年能賣七八萬,刨去成本,一年能賺三四萬。蘇阿水村裡就曾有一戶蟹農,養瞭 10 多年蟹,連年虧本買不起房子,隻能搬到一艘由漁船改造的房子裡生活,一傢三代人就擠在 10 多平方米小船上。

養螃蟹的不如賣螃蟹的,賣真螃蟹的不如賣假螃蟹的,賣假螃蟹的不如賣紙螃蟹的!蘇阿水和螃蟹打瞭一輩子交道,可是現在,他卻覺得自己並不真的認識這隻小小的大閘蟹!

難以兼容的水與蟹

這幾年,在巨大利益的驅動下,林林總總的蟹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冒瞭出來!每年蟹季都會有一些陌生人來到陽澄湖,租一艘快艇,開到水面開闊處,扯出一條橫幅,上面寫著某某蟹業,然後再抓兩隻健壯的大閘蟹各種拍照、錄視頻:您所購買的陽澄湖大閘蟹就是從這片清澈的湖水中孕育出來的自然瑰寶!

蘇阿水總是嗤之以鼻:" 成噸的死魚扔進去,湖底這麼密集的螃蟹,各種排泄物,為瞭防止病害偶爾還要投放點漁藥,你告訴別人水是清澈的?真該讓他們捧一把水聞一聞有多腥。"

陽澄湖從 1992 年開始大面積的圍網養殖到 2000 年部分水域出現藍藻,隻用瞭 8 年時間,原先 " 一根針掉下去也能撿起來 " 的陽澄湖早就消失瞭。

2007 年,一件事情震撼瞭蘇阿水的心。

與陽澄湖同一水系的太湖爆發藍藻。距離太湖隻有幾公裡之遙的無錫市,自來水因為受到污染而停止供應,蘇州市的供水也受到瞭影響。守著太湖沒水吃,太湖的水污染事件成瞭當時國內最大的一樁新聞,變成瞭對中國過去 30 年來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思,由此震動瞭全國,也驚動瞭世界輿論。

藍藻暴發的原因跟氣候有關,更與太湖水質下降有密切關系:工業、農業、漁業和生活污水被認為是導致水質下降的四大污染源頭,過於密集的圍網養殖也被看成是罪魁禍首之一。

當年 7 月,國傢環保總局在全國湖泊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要求:太湖、巢湖和滇池的圍網養殖要全部取消。陽澄湖隸屬太湖流域,圍網養殖陽澄湖大閘蟹被認為是太湖水富營養化的一個原因,太湖要治污,陽澄湖也不能置身事外。

有經驗,懂得 " 看風向 " 的蘇阿水們知道,陽澄湖上也要搞一次大的 " 改水 " 啦!

果不其然,從此 " 改水 " 成瞭陽澄湖的主題,也成瞭蘇阿水們的心事。

由於蘇州城區的供水也全部來自太湖,2016 年 9 月,為進一步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陽澄湖被定為蘇州市的第二水源地,也正是由於陽澄湖成為蘇州市的重要飲用水源地,蘇州對陽澄湖生態保護的力度開始加大。從 2013 年至 2018 年,蘇州市已先後實施瞭兩輪 " 陽澄湖生態優化三年行動計劃 "。在這些計劃中,壓縮圍網面積都是重點內容。

今年 6 月,太湖已經完成瞭湖面圍網的全面撤除,終結瞭 30 多年圍網養殖的歷史。蘇阿水雖然潛意識裡還是期盼著一個圍網養殖和陽澄湖水質兩全其美的辦法,但他心裡很清楚,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情景是可以想象的:大閘蟹要為自來水讓路,這一點毫無商量的餘地。

經過幾輪的圍網壓縮,目前陽澄湖面圍網養殖面積從 15 萬畝縮減到瞭 1.6 萬畝,水質已經得到瞭極大的改善。但按照官方認證的每畝 300 隻產量,今年陽澄湖裡大閘蟹能夠帶著防偽認證上市的不會超過 500 萬隻,這顯然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的姚水生也透露,最快就在今年開湖節上就會宣佈陽澄湖全面撤除圍網的時間。若是真的取消圍網養殖單靠自然水體,大傢要想吃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恐怕就更是難上加難瞭。

涅槃還是重生

今年年初,陽澄湖鎮集體資產交易中心舉行瞭一次招標會,這次會議是針對陸巷村、十圖村的 234 塊養殖池塘進行的集中招標,總面積達 2903.1 畝。

這次招標,源於近兩年陽澄湖鎮為促進生態環境改善,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對全鎮范圍內大閘蟹養殖池塘實施的高標準池塘改造。高標準池塘是利用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引用陽澄湖的水源入池塘,再對養殖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放,並按照 "863" 養殖模式(即畝投放 800 隻、回捕 600 隻、畝效益 3 萬元),實現水產養殖與生態環境的和諧。

據姚水生介紹,陽澄湖沿湖區域已經建成養殖池塘面積 7.48 萬畝,是湖內圍網面積的四倍還多,其中 3.87 萬畝已經完成標準化改造,剩下的也將在今年基本改造完成。 " 陽澄湖沿湖地區養殖的螃蟹已經以萬噸計算,早已經超過瞭湖裡大閘蟹的產量,基本上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看來,圍網面積的萎縮也在倒逼著生產方式的轉變,在水環境保護日趨從嚴的大背景下,這或許才是陽澄湖大閘蟹養殖未來要走的必經之路。

但,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這些標準化池塘養出來的大閘蟹到底能不能被稱為 " 陽澄湖大閘蟹 "?

2003 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向原國傢質檢總局提出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請,地域保護范圍為江蘇省蘇州市自然形成的陽澄湖水域,共計 113 平方公裡。成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現稱 " 地理標志產品 ")代表著陽澄湖大閘蟹獨具特色的品質得到瞭國傢的認可,在品類繁多的蟹產品中為陽澄湖打響瞭品牌。

申請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時候,陽澄湖內圍網養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時的負責人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曾經的利好政策竟會成為束縛陽澄湖大閘蟹這一品牌發展壯大的最大絆腳石。

如今在規定的 113 平方公裡水面上,僅剩下 1.6 萬畝圍網養殖面積,而這 1.6 萬畝明年可能也不復存在。陽澄湖大閘蟹這個品牌已經到瞭需要進行 " 搶救性保護 " 的關鍵時刻,其中的命門就是能否擴大原產地保護范圍。

目前,包括昆山市農業委員會、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在內的政府機構和行業組織都在不遺餘力地推廣 " 廣義陽澄湖大閘蟹 " 的概念,主張陽澄湖包括周邊流域內的池塘裡養殖出來的優質大閘蟹,都可以叫 " 陽澄湖大閘蟹 "。

在擴大原產地保護范圍沒有得到批準之前,這些標準池塘養殖出來的大閘蟹還是隻能標識 " 某某牌大閘蟹,產地陽澄湖 ",避免違反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定。

7 月 26 日清早,蘇阿水開著快艇去查看屬於他的 10 畝養殖水面。今年的氣候不錯,應該能有個好的收成,他黝黑的臉上難掩興奮,雖然未來的命運如同陽澄湖上的風一樣莫測,但眼下豐收在即的喜悅仍在他的把握之中。

行業的發展給生態環保讓路,實質上是經濟增長回歸理性的體現,雖然在轉型的過程中難免陣痛,但相信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行業涅槃之後必然會迎來重生。

2019 年的漫漫炎夏眼看要過去瞭,全中國、全世界的饕餮之徒都在等待秋天,秋風一起,來自陽澄湖的絕世美味即將登場。然而,明年呢?

甘滑滋潤的蟹膏和肥厚香濃的蟹黃,還能再現唇齒間的芳華嗎?或者,這美味會不會變得更加昂貴呢?

聯繫我們|www.chinafocusnews.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權所有